学术园地

电   话: 0533-2862320  
   真: 0533-2862320
  编: 255033
E-mail :  zbsnxh@163.com
   址:淄博张店区商场西街197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园地 - 学术园地 -
草莓无公害生产控制
    草莓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目前果品市场上的高档水果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对优质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为草莓生产与供应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但在草莓栽培面积日益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重产量轻质量,加上棚室连作障碍严重,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等,使过量氮肥、农药残留等面源污染问题突现,产品内在品质下降,适口性差,不仅影响市场价格,而且威胁消费者健康,减弱了其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了改善目前草莓生产现状,提高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增强草莓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急需发展无公害草莓生产,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控制体系,在高产前提下提高草莓产品品质和安全特性,促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一、发展草莓无公害生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发展草莓无公害生产,提高草莓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溧水草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促进溧水县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长期在同一地块连续生产,易产生棚室连作障碍,最终导致品种退化,土传病害加重,草莓产量和品质下降。若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按规范使用农药,会增加产品农药残留的风险。同时,由于品质和安全性问题会影响产品销售,使生产者收入下降。因此,发展草莓无公害生产,不仅可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容易实现优质优价,克服市场准入的绿色壁垒,使草莓产业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展草莓无公害生产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提高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追求返朴归真的田间乡村游,这为草莓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商机,同时,也对草莓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
溧水紧邻南京主城,是连接南京、上海、江苏东部地区、浙江、皖南的交通干道的重要结点,也是百里秦淮的源头。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一。这里独特的旅游农业资源是南京及周边地区一大亮点。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发展草莓无公害生产,提高草莓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可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草莓产品的消费需求,让消费者安全、放心和健康消费;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溧水经济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
  (三)发展草莓无公害生产是应对入世挑战,增强产品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集中在其品质与质量安全上。有关资料表明,农药残留超标是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瓶颈,我国农产品在出口到欧美一些国家时,因为产品中残留超标导致外商拒收、退货、扣留、索赔、撤销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1998年,我国有价值70多亿美元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被退回;根据联合国统计资料,2002年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中,约74亿美元的商品因"绿色壁垒"而受阻。这不仅给我国农产品生产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声誉。
  我国是草莓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草莓产品的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只有大力发展草莓无公害生产,全面提升草莓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才能打破制约瓶颈,提高草莓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人民生活质量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无公害草莓生产过程主要的污染物及其来源
  草莓生产过程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采收处理环节是危及产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生物危害(微生物、致病菌等)和化学危害(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
  (一)产地环境
  环境是影响草莓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环境危害主要来自于大气、灌溉水、土壤。随着工业、矿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物、氯气、铅等以及尘土、烟雾等污染日趋严重,加之工业“三废”不合理排放和化学品滥用,都会引起大气、水体、土壤等种植地环境污染。污染物包括各种有毒金属、非金属(如铬、镉、铅、汞、砷、氟),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有些有害物质能直接伤害草莓,破坏叶绿素,影响植株光合作用,致使花、叶、果实病变和脱落,又能在植株体内积累。这些毒素残留于草莓中,能引起人急性或慢性中毒。如镉是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可以在人体内潜伏累积,引起急慢性中毒;汞是一种累积性毒物,对人体危害性很大,有机汞比金属汞的毒性更大,在人体中排泄缓慢,可侵害神经系统。
  (二)农业投入品
  主要包括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目前各种投入品不合理使用,会造成草莓中有害物质残留,形成化学危害。如,氮肥施用过多,促使土壤中硝酸盐浓度增高,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造成严重污染;过多施用磷肥会影响草莓对锌、铁元素的吸收,特别是一些劣质磷肥,不仅含有大量的有害重金属,如铬、镉、铅等,而且三氯乙醛的含量亦很高,三氯乙醛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变为三氯乙酸,其毒性大大高于三氯乙醛,并会引起草莓根系萎缩、植株生长不良,导致严重减产;特别是一些毒性大,残留期长的农药在草莓中高水平残留,对人体会造成较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草莓上农药的残留与所选用的农药品种、施药剂量、施药次数、草莓生长期、产地环境、天气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采收后处理
  主要包括采收、包装、运输及销售等环节。草莓具有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保鲜难的自然属性,操作过程若造成产品受外部挤压或受到机械损伤,伤处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此外,不洁的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也会造成产品二次污染。
  三、草莓无公害生产主要控制措施
  (一)开展草莓标准化生产
  我国农业已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农业标准化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标准化对规范市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宏观调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确保草莓产品质量安全,从产地选择、生产过程管理以及最终产品质量都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目前,无公害草莓生产上采用的标准主要包括产地环境标准(NY5104-2002)、无公害草莓产品质量标准(NY5103-2002)、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规程(NY 5105—2002)等。此外,各省、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草莓生产地方标准或技术规范,如江苏省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2/T590-2003)、徐州市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 草莓生产技术规程(DB3203/T010-2002)等。这些标准涵盖了从生产到收获全过程,为草莓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加强生产过程管理
  严格按照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确保生产全过程从种苗、栽培管理、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管理到产品采收包装与销售各个环节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和管理,主要包括:
  1.种苗管理
  草莓生产中种苗繁殖多采用匍匐茎繁殖法。时间长会造成品种退化和病害侵染现象,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利用组培技术结合匍匐茎繁殖法生产脱毒草莓苗的技术已经成熟,部分地区已推广使用了草莓脱毒苗,植株的长势增强、产量提高,避免了长期无性繁殖带来的品种退化现象,有效降低了病毒病对生产造成的损失;此外使用无毒苗后草莓植株抗性强,发病少,利于进行无公害生产。
  2.病虫害防治
草莓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芽枯病、炭疽病、根腐病、芽线虫。主要虫害有螨类、蚜虫、白粉虱。
  草莓防治病虫害技术应用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尤其是关系到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因此无公害生产确定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为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措施有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使用优质脱毒壮苗;进行2~3年合理轮作或与水稻轮作;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病株、病叶和病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秋季生产田定植前,土壤深耕并利用太阳热和紫外线消毒;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春季育苗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40cm,借助冬季自然低温杀死部分土传病菌和线虫等。
  物理防治。措施有: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黄板上涂一层机油,每667m2挂30块~40块100cm × 20cm的黄板。当板上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一层机油);阻隔防蚜(在棚室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防蚜虫进入);驱避蚜虫(在棚室内和放风口处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
  生物防治。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d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3次丽蚜小蜂可在棚室内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保护和利用天敌,有条件时可助迁草蛉、瓢虫等防治蚜虫。
  生态防治。措施有:开花结果期,加大放风量,将棚内湿度降至50%以下;每天将棚室温度提高到35℃闷棚2h,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次~3次,可防治灰霉病;适当灌水,防止土壤过分干燥,避免或减少叶螨的发生。降低棚内湿度,减小种植密度,避免施用过多的氮肥,防止植株过度茂盛,以减少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在无公害草莓生产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所有使用的农药均应在农业部注册登记。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有机合成农药,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保护地优先采用烟熏法,粉尘法,在干燥晴朗天气可喷雾防治;采果期应先采果后喷药,并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施药。
  3.农药使用管理
  在目前条件下,无公害草莓生产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准确、适量”原则。
  严格选择农药和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无公害草莓生产使用农药应严格筛选,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有选择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这些农药主要有:杀虫剂:Bt系列,阿维菌素系列,除虫菊酯类,植物提取物类(如苦内脂、辣椒碱等),昆虫激素类(米满、卡死克、抑太保),少数有机磷农药(敌百虫、乐斯本、农地乐)及其他农药如吡虫啉等;杀菌剂:波尔多液、多氧清、甲基托布津、世高、福星、可杀得、百菌清、特富灵、百可得、嘧霉胺等;除草剂:禾草克、盖草能等;烟雾剂:硫磺熏剂、速克灵、灭蚜烟剂等。
   在草莓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杀虫脒、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甲基1605、五氯酚钠、克线丹、氯化苦、除草醚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草莓鲜果农药残留量与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时间的长短关系密切。间隔期短,则农药残留量多,反之则少。因此,生产者一定要严格掌握各种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在草莓采收前或用药后间隔10天左右才能采收上市,对残效期长的农药如吡虫啉等应在用药后15天以上才能采收上市。
  讲究防治策略和准确把握防治适期。任何病虫害在田间发生发展都有一定规律性,根据病虫消长规律,讲究防治策略,准确把握防治适期,准确选用适宜农药,有事半功倍效果。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防治应掌握“治一压二”原则,即防治一代压低二代的害虫基数,同时应在傍晚期间防治,因为白天都躲在地下,施药几乎没有效果,傍晚出来为害作物时施药,则防效显著。防治红蜘蛛,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草莓病毒病与蚜虫关系密切,只要防治好蚜虫,病毒病发生率就能明显降低。同时,根据病虫在田间发生情况,准确选择施药方式十分重要,如能挑治决不普治,能局部处理决不要普遍用药。无公害草莓生产要尽量减少用药,施最少药,达到最理想防效。
  适量、交替和科学用药。适量用药是科学用药的重要手段。在一些生产者中存在着某些用药误区,认为用药量越多,杀虫或治病效果越好。一些农户用药量达到规定要求的1—2倍,不但增加了成本,且造成药害,而防效并未提高且会产生很大负作用。因此,什么样的病虫害,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都应该严格掌握。
  农药一定要交替使用,以增强药效,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有些莓农在用药时喜欢一种农药反复使用,会使该病虫害逐步形成抗性,使化学防治效果日渐下降。克服和延缓抗药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二种以上的农药,而且要注意选择没有交互抗性的药剂交替使用。如某种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可以停止使用若干年,然后再启用。如需用混配农药的,应现配现用,在混用前需查“混用适否查对表”,如代森锰锌可与敌百虫、敌敌畏混用,但不可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
  4.采收管理
  适期采收。根据草莓果实成熟期决定采收时间。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收。在清晨露水干后至午间高温来到之前或傍晚转凉后进行采收。晒热的浆果或露水未干或下雨时采收的果实都极易腐烂,不宜采收。由于草莓的一个果穗中各级序果成熟期不同,必须分期采收。采收初期每隔1--2天采收1次;盛果期,要每天采收1次。
发布时间:2011/11/18 14:28:31 点击次数:1326
版权所有:淄博农学会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商场西街197号   电话: 0533-2868512 传真0533-2862320 管理登陆